•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專題報道

    只為那山水安瀾 蓄得碧水利千秋——玉樹國慶水庫項目建設紀實

    發布日期:2023-04-13   信息來源:北方公司   作者:侯雪雪  字號:[ ]

    巍巍青山,一座水庫攔河而立;日夜星辰,筑庫尖兵披荊斬棘;2018年5月8日,開工,2023年4月9日,工程大壩下閘蓄水,施工內容全部完成,一石一土,記載著他們奮進的足跡;一山一水,凝聚了他們的工地情。

    克難,是使命擔當

    玉樹市國慶水庫工程位于玉樹市通天河二級支流扎西科河一級支流果青溝上,水庫正常蓄水位4027.10米,設計洪水位4028.50米,校核洪水位4029.40米。水庫總庫容為437.2萬立方米,有效調節庫容348萬立方米。大壩呈南北向布置,最大壩高51.9米,壩頂長264.4米,壩頂寬度7米,壩頂高程為4030.9米。

    玉樹市國慶水庫工程是青海省重點水利工程,是解決玉樹州府所在地城市供水,兼顧市區南北山綠化灌溉的重點水利項目。該工程的修建,有利于推進玉樹市的城鄉一體化進程,提高當地的供水保證率,鞏固提升災后重建成果,解決居民安全飲水問題,推進民族地區和諧穩定、長治久安。工程建成后,可以解決玉樹市17.5萬人生產、生活用水,同時為玉樹市周邊3萬畝生態林和2000畝設施農業提供灌溉水源,是玉樹州重大民生工程。

    項目部位處的果青村距玉樹結古鎮約20公里,背靠雜拉考山,面對扎曲河,扎西科公路依河岸蜿蜒而過。在這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植被稀少、空氣稀薄、氣溫氣壓低、氧含量少、晝夜溫差大、夏秋季多雨、春秋季多風沙、冬季時段長等復雜惡劣的施工環境給工程施工造成了一系列難題。同時,地處高原地區,各類機械設備實際工作效率只有平原地區的60%左右,施工人員極易疲勞,勞動效率低,管理難度成倍增加。面對這諸多困難,開工伊始,項目部以項目建設“高標準”為核心理念,以項目管理“嚴要求”為主線,以工程進度、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為重點,制定和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建立運行流暢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一切盯著項目干,一切圍著項目轉,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拼搏意識,在工程進度、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確保各項施工任務順利完成。

    水庫大壩中心區相當于“心臟”,為了防滲透,就要在“心臟”位置砌上保護墻——心墻。瀝青混凝土心墻防滲性能好,適應變形能力強,抗震性能高,且具有獨特的裂縫自愈能力,是整個項目施工難度最大,工序最繁瑣、工作最細致的部分。在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時,除了控制好原材料質量、溫度、厚度及碾壓遍數外,還需控制好層面結合,防止心墻表面污染。由于高原氣候變幻無常,“翻臉比翻書還快”,可能前一秒還晴空萬里、艷陽高照,下一秒就烏云蔽日、風雨驟降,為了應對突變的雨雹天氣,項目部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提前配備防雨棚及帆布,搶抓利好天氣施工。然而要讓心墻抵擋住437.2萬立方米庫容的水壓力,碾壓緊實是最關鍵的步驟之一。項目部經過207層的填筑,每層需經過靜碾2遍、動碾10遍,最后靜碾2遍收面,容不得半點馬虎和絲毫差池。聯合專用攤鋪機行走時利用“十字對中系統”對中心線進行控制,以保證心墻軸線在允許設計偏差范圍內。

    質量,是工程底色

    2021年是水庫施工最為關鍵的一年,年底大壩要填筑至頂高程4029.6米,實現大壩封頂。為確保這一重大節點目標的完成,項目部全員克服工期緊、任務重、高寒缺氧、氣候變化無常等不利因素,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實行“白加黑”“5+2”24小時不間斷連續作業模式,領導班子成員帶隊、所有管理人員掛牌,全員參與的夜間值班制度,加強管理協調,保證生產進度。為確保施工質量,項目部召開多次召開施工專題會,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認真把關,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有序施工。經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順利完成了大壩填筑任務。

    “抓進度、保工期,絕不能以犧牲質量、環保為代價?!表椖控撠熑苏f道。項目部所處的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素有‘中華水塔’美譽。為了將施工中對周邊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項目部圍擋穿著“藍裙子”吸塵降噪、裸露土堆蓋上“綠被子”防塵美顏、灑水車通過“人工雨”灑水降塵,項目黨支部還多次組織黨員、團員青年開展撿拾施工現場周邊垃圾、植樹等活動,嚴格落實生態環保制度,以“綠色施工”打造生態工程。

    為確保瀝青混凝土心墻施工質量,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對原材料嚴格把控。瀝青作為混合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瀝青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原材料,對瀝青的加熱溫度、儲存溫度、拌制油石比等方面都要按相關要求嚴格控制。每批次骨料及填料通過破碎篩分進場后,在監理、質檢單位的旁站下試驗檢測人員取樣檢驗,通過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要求檢測合格后使用。

    為提高班組人員技術水平,項目部始終把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技術培訓等作為班組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大現場施工質量巡視、監督、檢查力度,嚴格實行“三檢制”,各道工序“高一格”管理。同時,對施工工藝流程、技術要點、安全保障措施等進行提煉總結形成施工作業指導書,以“二維碼”“口袋書”的形式,方便查閱,進一步增強全員質量意識,提升項目質量管理水平。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工程細節上1%的缺陷,可以帶來100%的失敗,而水利工程的失敗,則意味著災難。質量管理人員嚴格以各項管理制度要求自己認真審閱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以及與施工相關的設計通知、工程變更等;認真填寫施工日志,對質量遺留問題或重要事項的書面交接,明確每班質量管理工作重點,針對施工過程中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加強預檢防范。原材進場后及時完成進場復檢工作,杜絕不合格材料用于現場施工。專職質檢員對質量檢查、整改落實、施工過程質量管控、報檢驗收、過程檢查和驗收檢查進行詳細的檢查,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三檢制”,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大干,是前進力量

    時不我待,須爭分奪秒。項目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鉚足勁頭加油干”的奮進姿態,春節加班搶工、節后提前復工,保證工期更好更快向前推進。春節期間,項目部堅持統一化、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的規范管理,卡實時間節點,全員加班加點作業,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不畏嚴寒,堅守崗位,與時間賽跑,抓進度,趕工期,全力以赴保障項目建設高速度、高質量推進。

    2018年11月12日,水庫工程導流洞洞身段開挖順利完成。導流洞是整個水庫工程的“咽喉”項目,全長338.8米,導流洞洞身段開挖全部完成,是項目部克服高寒高海拔氣候惡劣、汛期暴雨等外部困難,用先進的技術措施、精細化的管理方式,搶晴天、戰雨天、斗夜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為后續大壩主體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礎。

    2020年3月8日,在工程施工現場,伴隨著挖機、裝載機、推土機及自卸車的轟鳴聲,一車車土石料傾瀉而下,扎西科河迅速被攔腰截斷。10時05分龍口合攏成功;11時10分,導流洞明渠順利過水,導截流圓滿成功,標志著大壩左岸基坑已具備開挖條件,該項目正式進入大壩主體施工階段。

     2020年10月31日,水庫大壩瀝青心墻混凝土基座DZ1壩段澆筑完畢,標志著整個項目大壩心墻基座混凝土施工全部完成。 心墻基座的完工,連通了大壩左、右岸基礎灌漿的工作面,為大壩灌漿及填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1年12月6日,隨著最后一車瀝青混合料入倉,標志著玉樹國慶水庫大壩順利封頂,為工程施工任務快速推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水庫下閘蓄水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3年4月9日,玉樹國慶水庫工程舉行大壩下閘蓄水儀式,標志著玉樹國慶水庫工程施工全部完成,為玉樹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次次節點的順利完成,是項目部全員披星戴月、艱苦奮戰的見證,是揮汗如雨、拼搏奉獻的身影,是“拼”字當頭、“干”字為先的痕跡,他們把創造夢想與揮灑汗水聯結筑就成前行的動力,一次次打造優質工程,樹立豐碑,贏得榮譽,打響品牌。

    榮譽,是拼博見證

    項目部始終堅持安全職責“清單化”,深化安全生產“五個責任體系”建設,積極推動“管”“監”責任落實,利用分解工作清單和責任矩陣,細化工作標準,嚴格考核管理,堅持安全檢查“表格化”。編制安全專項檢查表,堅持周、月安全檢查和日常安全巡查制度,并提出切實的整改、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施工建設期間,項目部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項目高質量建設是一場需要耐力的長跑,既要有速度,更要看耐力。項目部堅持創建工作“常態化”。細梳策劃做到“三個結合”,即創建樣板項目與安全文明施工工地、綠色施工相結合,內業與外業相結合。將三項業務與項目建設安全管理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持續夯實三項業務基礎管理,狠抓制度標準落實,規范現場管理和作業過程管控,加強教育培訓,著力將玉樹國慶水庫打造成為綠色工程、精品工程、標桿工程。

    責任心就是安全之魂,標準化就是安全之本。項目部根據瀝青心墻的施工工藝,在現場設置了文化墻,更加直觀地展示瀝青心墻施工工藝流程。對瀝青拌合站進行標準化布置,通過場地硬化、線路穿管、張貼標識、危險源及職業危害告知等措施加強了瀝青拌合站的標準化建設,利用實名制系統同標準化建設聯系起來,打造項目標準化建設亮點,為實現安全穩定的生產局面助力加碼。

    喜報頻傳獲佳績,碩果累累啟新程。項目部因為施工速度快、質量優、安全穩,成為項目建設的標桿,獲得“2018年度北方公司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21年度北方公司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公司2021年度青年文明號”“玉樹州水利局2018年度質量安全優秀企業”。在2019年2月份玉樹州抗雪救災中,玉樹國慶水庫項目部積極踐行央企責任擔當,派出17名勇士在海拔4500米的玉樹州清水河鎮、扎多鎮、珍秦鄉清理鄉鎮與村之間道路積雪,搶通“生命線”,保證了萬余名牧民進出鄉村道路暢通,獲得了青海省水利廳的表揚信及玉樹州稱多縣贈送的錦旗。

    以初心勾線,用匠心施彩。項目部全體員工巧設計,精施工,保玉樹安瀾;運匠心,修水庫,筑精品工程。

    精雕細琢筑精品,乘勢而上展新姿。工程建設沒有休止符,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奮斗,賦予時間以意義,賦予未來以答案。夢想本身是不會發光的,發光的是每一個奮斗在施工一線的我們,不斷刷新項目建設進度條,奔跑在“春天”里。







    【打印】 【關閉】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国产一级免费